关键词: ——青岛农业大学“青农大讲堂”打造干部成长新引擎 2025-10-31 14:32:27 浏览数:0
青岛农业大学党校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求,着力打造“青农大讲堂”干部教育培训特色品牌,通过系统化设计、精准化施训、长效化保障,举办以来已推出12期高质量的专题培训,推动干部教育从“基础达标”向“提质增效”跃升,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提供坚强支撑。
锚定“政治引领+能力提升”双目标,构建“四维课堂”课程体系
紧密对接中央对干部基本培训的新要求,精心设计“初心课堂”“清风课堂”“善政课堂”“赋能课堂”四大模块,形成覆盖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治理能力、发展本领等教育重点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一是“初心课堂”铸魂育人,筑牢思想根基。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主线,通过邀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专家等来校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引导干部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牢记初心使命,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二是“清风课堂”正风肃纪,强化廉洁意识。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邀请省纪委、青岛市检察院等领导来校开展廉政教育专题培训,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解读党纪国法,引导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三是“善政课堂”提能增效,锤炼治理本领。聚焦提升干部治理能力和领导水平,邀请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高校管理专家等,围绕高等教育管理、政策法规解读、职业能力提升、舆情应对处置等主题开展专题培训,通过案例分析、互动研讨等方式,增强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赋能课堂”创新驱动,激发发展活力。紧扣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三进位、六突破”目标任务,开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专题培训,邀请行业领军人物、高校知名学者等来校分享前沿动态和创新经验,引导干部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创新“高端引领+精准供给”培训模式,打造干部教育培训新高地
坚持“高端引领”和“精准供给”双向发力,既注重引入高层次教育资源,提升培训的权威性和前瞻性,又努力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确保培训内容与干部需求精准匹配。
一是“靶向邀请”顶尖专家,提升课程含金量。立足学校学科特点和发展需求,建立了“青农大讲堂”专家库,重点邀请“双一流”高校书记校长、国家级教学名师、行业领军专家进行授课。2025年邀请的主讲人中,有5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3位“双一流”高校党委书记、校长,1位“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他们不仅带来了前沿的学术成果和行业动态,更以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为干部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二是“靶向滴灌”破解“供需错位”,提升培训精准度。为帮助干部认清形势和掌握政策,邀请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曾宪文来校解读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校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指导学校进一步明晰发展愿景目标和方法路径。针对学校学科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需求,邀请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等来校分享农林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特色发展经验。针对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专家陈丽教授作“人工智能推动高等学校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专题辅导,为干部们提供数字化转型的思路和策略。根据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程安排需要,邀请中国农业大学赵勇教授作《涉农高校“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思路与探索》的辅导报告,对涉农高校编制“十五五”规划的基本遵循、关键问题、实践做法进行了深入分析阐释,为学校做好“十五五”发展规划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三是“靶向转化”强化实践锻炼,推动成果落地。“青农大讲堂”通过开展“嵌入式”教学,充分依托暑期和寒假干部培训、“青农先锋”书记论坛等载体,在专家专题讲授辅导的基础上,通过专题研讨、外出实践等方式,推动将学习成果转化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2025年暑期,学校采取“干部培训+形势分析”的形式,在听取专家辅导的同时,所有参训领导干部立足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背景,对标上级要求,瞄准学校发展目标任务,从“学科建设、本科教育教学、师资力量、人才队伍、科技创新、财务保障、后勤保障”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完善“协同联动+全程督导”保障机制,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
对标中央关于干部基本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工作要求,构建“党委统筹、部门协同、评估闭环”长效机制,突出示范带动、协同联动、过程管理,确保“青农大讲堂”规范运行、常态发展。
一是发挥“头雁”效应,强化示范引领。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把“青农大讲堂”作为学校开展干部教育的“旗舰”平台,全体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参加所有培训课程,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多次以“青农大讲堂”报告为主题开展集体学习,班子成员积极撰写学习心得、交流发言材料,为全校干部树立了标杆。在校领导的示范引领下,全体处级干部把“青农大讲堂”培训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全程参与培训,同时每场培训都通过“主会场+分会场”的形式,灵活吸纳其他党员、干部、师生等群体参加培训,形成了以上率下、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校内协同联动机制,形成培训合力。党校牵头各部门单位共同拟定“青农大讲堂”年度工作计划,确定课程安排,采取各部门单位“承办制”方式,有效整合了全校优质教育培训资源。三是完善督导跟踪机制,提升管理效能。“青农大讲堂”纳入党校干部培训学时认定管理体系,明确每次培训计4个学时,党校做好学员参与学习情况的记录和反馈,确保培训过程可追溯、效果可评估。强化培训质量跟踪,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形式,及时收集参训干部对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组织安排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培训优化提供依据,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